200多年历史的列日大学图书馆有着什么样的故事?一文带你了解!
“我心里一直都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诗出自阿根廷著名诗人博尔赫斯笔下的《关于天赐的诗》。
在不少爱书之人看来,书籍是精神的寄托,书之所在就是天堂之所在。其实,藏书众多的图书馆不仅是爱书人的天堂,也是每一所大学的灵魂所在地,代表了大学的文化底蕴。
母校列日大学的图书馆如何?其所处的建筑建造于何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01 200多年历史的图书馆
▲列日大学图书馆所处建筑的早期模样
1817年,列日大学在前瓦隆耶稣会学院的原址上成立,其馆藏被安置在耶稣会学院的图书馆中。耶稣会学院建筑的一楼可能是列日大学第一个图书馆——“综合图书馆”的所在地,尽管经历了几次翻新和整修,这座建筑至今依然存在。今年列日大学206岁了,要是你以为图书馆所处的建筑年龄只比图书馆多几个年份,那就错了。
据现有资料记载,其翼楼的建造时间是1717年,整体建筑曾出现在一个雕刻上,该雕刻是1738年出版的《列日地区的风景》中的插画。因此,这座建筑的建造时间可能在1717年至1738年之间,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经过岁月沉淀的列日大学图书馆在最初便已拥有巨额财富。列日大学成立之初,图书馆就收到了一笔丰厚的馈赠:列日市将其公共图书馆中的书籍(近7000册)捐赠给列日大学。随后,列日大学又收到了来自阿弗尔博德修道院的藏书(近8000册)和圣特朗德修道院的150份珍贵手稿。
02 图书馆的翻新、扩建
▲Leroy在1869年《自由回忆录》中发表的图书馆建筑轴剖面图
时间慢慢溜走,随着学生人数和藏书的增加,列日大学图书馆建筑开始了扩建。新的窗台,于1824年落成的学术厅,以18世纪建筑风格和完全对称的方式建造的侧翼建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修复与扩建......列日大学图书馆所在建筑的面积逐渐扩大。
200多年是一段漫长的时光,它赋予了列日大学更丰厚的底蕴,也为列日大学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变化。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综合图书馆”是列日大学唯一真正的官方图书馆。然而,从19世纪末开始,由于大学机构在城市中的分散和知识领域的日益专业化,一些部门和院系开始发展自己的图书馆。
1954年,在Marcel Dubuisson校长的推动下,列日大学决定建立萨特·蒂尔曼校区,因为位于列日南部约10公里处的萨特·蒂尔曼有足够的空间来满足各院系当时和未来的需求。
1956年,学校建立了专门的 “文献单位”(U.D.)。1988年,“综合图书馆”改名为 “文献信息与保护中心”(C.I.C.B.),其采购范围限制在一般文献以及历史、文学和哲学领域,以满足未搬迁到萨特·蒂尔曼的各系的文献需求。
面对信息获取和用户需求的急剧变化,以及数字技术的冲击,列日大学于2003年决定对其图书馆进行现代化改造,并进行深入重组,以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履行新的使命。它将20多个文献单位或图书馆减少到四个大型实体:哲学和文学总图书馆(ALPHA)、法律、经济、管理和社会科学的Léon Graulich图书馆、科学和技术图书馆(BST)以及生命科学图书馆(BSV)。
03 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
如今,列日大学各个图书馆的藏书数量还在不断增长。学校在1817年至1920年间购置的藏书,在图书馆里仍然按照19世纪设置的报价系统进行分类。
这些藏书仍然保留着图书馆建筑的历史痕迹。书籍上的划痕、撕裂、因存放地点或书架不合适而改变的形状是历次搬移留下的痕迹;一些藏书封面和边缘上的一层黑色和油腻的灰尘,是在不合适的地方长期停留的见证。
21世纪的今天,为了满足大学图书馆的要求,列日大学开展了新的工作,以做好文献交流与文化传承,在图书馆目前和未来的需求与图书馆的发展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
列日大学图书馆随时代变迁,在传承中发展。但不论如何变化,其承载的文化、传递的精神不会改变。真知成就卓越,列日大学学子对知识的追求也不会改变。书籍永远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图书馆永远是让我们终身受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