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 | 聚焦“一带一路”,拥抱绿色未来
2023年10月18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此次高峰论坛期间共举行了三场高级别论坛,其中一场就是与绿色和可持续发展有关——共建绿色丝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在高峰论坛开幕式上,习主席宣布的“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中也提到:
促进绿色发展。中方将持续深化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领域合作,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的支持,继续举办“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建设光伏产业对话交流机制和绿色低碳专家网络。落实“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到2030年为伙伴国开展10万人次培训。
参会的“一带一路”合作伙伴就“支持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污染治理、循环经济、绿色基础设施、绿色交通、荒漠化和沙尘暴防治等领域加强合作,鼓励开发有效的绿色金融工具”等方面也达成一致意见。中国和相关参与方也共同发布了《“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
本次高峰论坛也达成一些新的合作项目,比如:
中国政府与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签署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中国交通运输部与联合国签署推动可持续交通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合作谅解备忘录。
中国商务部与南非电力部签署关于推动新能源电力投资合作的框架协议。
中国银行发行全球首批共建“一带一路”主题绿色债券。中国工商银行发行100亿元人民币绿色金融债券、全球多币种“碳中和”主题绿色债券,参与阿布扎比控股公司25亿美元绿色银团贷款项目。
由此可见,发展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核心的循环经济不仅有官方呼吁和政策支持,更是开创美好未来的大势所趋。
放眼全球,自工业革命以来,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气候变化、能源消耗、资源短缺等问题。可持续发展理念逐渐成为欧洲各国经济发展时的核心诉求。
在诸多发达国家中,卢森堡以经济繁荣、工业化程度高为优势,并结合自身国际化、开放创新的特性,率先开启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之路且取得一系列成效,已成为欧洲的循环经济试验平台和示范标杆。
卢森堡是超额完成2020年可再生能源消费目标的欧盟国家之一,2020该国的可再生能源占最终能源消耗的 11.7%,超越了欧盟设定的 11% 的可再生能源目标。
它是全球首个提供免费公共交通的国家。从2020年3月起,无论是卢森堡居民,跨境通勤者,甚至国外游客,无论是乘坐有轨电车,公交车,还是火车,通通免费 !
卢森堡开创了世界上第一个专门致力于可持续金融的领先平台--LGX,是全球首只绿色债券的上市所在地。主动承担责任,发挥作为全球金融中心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其产品和服务工具,促进对绿色和可持续项目的投融资。
还将绿色和创新、数字化相结合,在官方平台(Luxinnovation)设立了可持续发展创新中心,从可再生能源生产、储存和消费,混凝土回收、到研发氢能领域的项目等,开发了多重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
卢森堡通过创建产品循环数据表(PCDS)为工业部门的生产制造制定循环经济标准。该倡议于 2019 年启动,得到了来自 12 个欧洲国家的 50 多家公司的支持,旨在为未来的国际标准奠定基础,并使卢森堡成为全球循环经济的代名词。
卢森堡与中国合作紧密,渊源深厚。它是中-欧“空中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是“一带一路”倡议的签约国,也是亚投行的创始成员国。双方除了经济商务往来,教育层面的合作也在逐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