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日大学:欧洲大学联盟中的超级多样性典范
2024年1月至6月是比利时的欧盟理事会轮值主席国任期。在比利时担任欧盟理事会主席国之际,包括列日大学在内的比利时十所大学邀请学术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参加“欧洲大学联盟:高等教育变革与创新的驱动力”会议。
这次高级别会议探讨了多语言化、包容性、学生和教职员工的流动性、教学创新和欧洲学位标签等问题,并重点讨论了联盟如何为加强与全球南部伙伴大学的合作做出贡献。
第三场会议由列日大学和哈塞尔特大学举办,主题为“在学术界、高等教育及其他领域理解和应用超级多样性”。
在当代高等教育领域,“超级多样性”的概念已成为一种变革力量,重塑了学术环境的传统轮廓。列日大学不仅应用“超级多样性”,加入多个大学联盟(包括UNIC和UniGR),还鼓励教师们加入UNIC超级多样性社区。
UNIC(欧洲大学)是欧洲大学战略的旗舰倡议。该倡议的目标是到2024年中期,将现有的50个欧洲大学联盟扩大到60个,涉及500多所高等教育机构。通过在欧洲大学联盟的高等教育机构之间开展长期的结构性、战略性和可持续合作,该倡议旨在提高欧洲高等教育机构的国际竞争力,以及宣传欧洲的价值观和特性。
UniGR(大区大学)是一个创新型大学联盟,由列日大学、卢森堡大学、萨尔州大学、洛林大学,凯泽斯劳滕-兰道大学、特里尔大学和作为准合作伙伴的萨尔应用科技大学组成。UniGR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创造以伙伴大学之间的流动性、科学学科和语言技能为重点的学习和研究条件,培养一代又一代坚定的欧洲人。
图为4月在列日大学举行的大区大学(UniGR)理事会会议时,列日大学校长与其他大学领导在科隆斯特城堡的合影
图是2023年HEC列日高商毕业学子在科隆斯特城堡定格的难忘瞬间
“欧洲大学”被认为是高等教育机构改革发展趋势和未来大学的模型,推动了高等教育机构合作模式的深刻变革。在欧洲,不同的大学联盟各有其独特的侧重点,但它们共同的目标与Erasmus+项目(欧盟资助的合作奖学金项目)相契合,即旨在加强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促进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列日大学作为多个大学联盟的成员,始终走在多样化和教育创新合作的前沿,不仅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合作项目,推动学术交流和资源共享,还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为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欧洲高等教育体系贡献着重要力量。
HEC列日高商作为列日大学的管理学院,在改进超级多样性与包容性领域的教学创新和实践探索的同时,积极拥抱全球化潮流,致力于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人才。其在职教育项目自2011年由中国管理中心富有国际教育AIEI引进中国以来,不仅为中国的职场人士提供了接触国际先进商业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机会,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商业人才,也促进了中比两国教育领域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图是HEC列日高商在职学位教育中国管理中心总运营官Joan女士,右边是比利时王后玛蒂尔德。
2015年6月,富有国际教育AIEI联合深圳大学管理学院与列日大学HEC列日高商成功开发和引进“2+1+1+1”国际教育项目。比利时王后玛蒂尔德亲临深圳大学,见证了该项目签约仪式。
▲左一为比利时瓦隆大区外贸与外国投资总署首席运营官康蓬年先生,左二为HEC列日高商在职教育中国管理中心总负责人回重屹教授,左三为HEC列日高商院长威尔弗里德·尼森教授,左四为比利时驻广州领事馆时任领事蓝可祥先生,中间为比利时法语区副首席大臣兼高等教育部长让·克洛德·马尔古先生。
2015年11月,在HEC列日高商在职教育中国管理中心AIEI的倡议及深圳大学共同努力下,比利时法语区副首席大臣兼高等教育部长让·克洛德·马尔古先生专程从比利时飞抵深圳,对深圳大学进行亲切参访。他表示比利时和中国深圳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一直保持了密切的合作与交流,比方非常珍视双方的合作关系。
推动中比教育合作交流的HEC列日高商及其在职教育中国管理中心富有国际教育AIEI,于2023年12月7日共同荣获了由比利时王国驻中国大使馆、驻穗总领事馆、驻沪总领事馆和驻港总领事馆联合颁发的中比合作2023年度大奖。
高等教育的未来是多元化、个性化和国际化的。加入“欧洲大学”联盟的列日大学将为学子提供更广泛的学习选择、更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和更国际化的视野。其在中国开展教育合作的管理学院HEC列日高商,也将持续为世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社会的繁荣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